盤點可燃氣體報警器壽命問題
日期:2025-04-18 00:47
瀏覽次數:2907
摘要:
氣體報警器主要有三部分組成,一是氣體探測器,采集空氣中的易燃易爆氣體,安裝在氣體釋放源或者易發生泄露點附近;二是監測報警控制系統,顯示需要監測氣體的濃度,當達到報警設定值時,發出聲光警報或其它信號,一般安裝在有人值守的值班室;三是連接部分,是指防電磁干擾的鎧裝電纜或加金屬套管的電纜,將氣體探測器的信號傳遞至監測報警控制系統。
可燃氣體報警器的壽命主要取決于氣敏元件的壽命。氣敏元件的壽命大致分為三檔(對天然氣是按2.5%濃度不報警算失效)。
*差的在0.5-1年期間內超過90%的氣敏元件會失效,好一點在1年內會有50%失效,在2年內會有80%左右失效,當用滿3年時,會有90%以上的失效。除了氣敏元件的質量問題外,可燃氣體報警器壽命也與電容、三極管、繼電器、印刷電路板、指示燈、蜂鳴器這樣一些電子元件的質量有關。
元件的氧化、銹蝕等,都會造成接觸**,縮短報警器壽命。現有的燃氣報警器壽命一般為2-3年,*長的也只有5年左右。報警器壽命較短,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用戶對報警器接受程度。